2020/2/26 19:06
监管部门近期连续释放护航稳增长的信号。种种迹象显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既有财力保障,也有着力抓手。可围绕减税降费、稳投资等精准发力。
从近期调控政策看,财政政策已开始更加积极有为。一方面,针对当下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等仍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有关部门加大了阶段性、针对性支持,已出台财政贴息、降费措施、税款缓缴等措施。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持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
从财力保障看,尽管财政增收压力大,支出增长有困难,但财政政策有底气、有能力为稳增长护航,可考虑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财政收支平衡。一是可适度调增预算赤字。二是可合理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三是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在稳投资方面,除专项债外,政策性银行也可加大在基建领域信贷投放,解决部分基建项目资金来源问题。在金融严监管、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背景下,可解决商业性金融机构基建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此外,特别国债、专项建设基金、设立中小企业救助基金等措施亦可考虑。
从主要着力点看,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可长短结合。一是继续实施减税降费。监管层明确提出,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一些行业复工复产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此外,一些专家建议,逐渐用消费税等直接税替代增值税,进一步减免、降低增值税率。
二是加大对基建投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功效。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今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新增债尤其是新增专项债已出现发行放量、节奏加快趋势,在疫情影响下,基建投资是经济较快恢复的好抓手,应适当增加专项债规模,更快拉动经济企稳。专项债应跟着项目走,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投向,可尝试结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利用优质项目,带动投资迅速回升。
三是加强民生领域补短板,做好稳就业工作,在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义务教育、解决上学难问题,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高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动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等。
长期来看,疫情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政策逐渐落地,还富于民、活水养鱼,税基扩大可望,财政在更积极发力的同时也将保持可持续。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 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北楼A座 邮编:100711 电话:010-65227956 传真:010-65131921 Email: office@mcchina.org.cn 京ICP备09066254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