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钢联合研发Q500qENH桥梁钢及其应用技术通过评审

2020/11/26 8:27

  11月21日,南钢、燕山大学、中铁山桥、宝桥和九桥等联合研发的“Q500qENH桥梁钢及其应用技术项目”通过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的评审。当日,南钢和行业多家设计、建造、材料研制等单位共同发起的“桥梁钢及钢桥绿色高效制造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毛新平,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易伦雄,南钢总裁祝瑞荣、副总裁楚觉非等出席会议。

  有“世纪工程”之称的川藏铁路,是青藏铁路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川藏铁路所经地区,既有比成昆铁路“地质博物馆”还要复杂的地质条件,又有比南昆铁路“地下迷宫”更为艰险的路段,还有比青藏铁路“筑路禁区”更为艰巨的挑战。生态环境敏感、环保压力巨大,建设条件艰难、施工周期超长,安全风险突出、防灾救援困难,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最具复杂性的铁路工程项目。在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下修建铁路,必将面临大量的科学和技术难题,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提出严峻挑战。

  南钢与相关单位联合自主研发的Q345qENH~Q420qENH耐候桥梁钢已免涂装应用于川藏铁路东段拉林铁路跨雅鲁藏布江藏木特大桥、张吉怀酉水大桥、官厅水库特大桥等桥梁工程等。Q500qENH钢需兼具高强、高韧、抗震(低屈强比)、易焊、耐候等诸多高性能指标,且需化解高强与低屈强比/易焊、高韧与低屈强比、易焊与耐候等性能之间存在匹配矛盾,南钢联合燕山大学开发了Q500qENH钢板、以及匹配的焊材、焊接工艺和耐候螺栓等,并通过焊接、防断、疲劳、耐腐蚀等应用性能评价。

  评审组主任委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毛新平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易伦雄担任,评审委员由相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审会由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主持。

  专家组评审认为,“Q500qENH桥梁钢及其应用技术项目”“开发了Q500qENH钢、系列焊材及其应用成套技术,力学、焊接、腐蚀、疲劳、防断等各项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满足高寒地区大跨度桥梁建设的需求,建议发挥该项成果免涂装高性能耐候钢的技术优势,在重大工程中推广应用。”

  南钢总裁祝瑞荣

  祝瑞荣指出,南钢一直致力钢铁材料的创新研发和应用推广。Q500qENH桥梁钢及其应用技术项目是南钢和燕山大学、中铁系统等多家单位共同推进落实的,感谢项目组成员单位对南钢的信任和厚爱。南钢将加大后续的创新投入,期待能够为国家重大工程、中国桥梁、世界桥梁提供更多、更好、更强的可造之材。

  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

  刘毅表示,中国是钢铁大国、桥梁大国,在推进钢桥发展及材料研发上,南钢和燕山大学等做出了很好的“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榜样作用。期待联合创新中心成立后,能够更好地推进桥梁用钢等系列标准体系的建立,并将应用推广到量大、面广的公路桥梁领域。

  11月21日下午,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燕山大学、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成立的“桥梁钢及钢桥绿色高效制造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中国桥梁技术向世界巅峰迈进,钢桥绿色高效制造技术是发展主旋律,新型特种桥梁钢是关键支撑。设立桥梁钢及钢桥绿色高效制造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旨在打造“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评价—应用”产业链创新平台,推进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进一步推动桥梁上下游产业链相互协作、高质量创新发展。桥梁钢及钢桥绿色高效制造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将促进钢桥设计、钢材研发及生产、结构制造、服役评价、应用等全产业链高效协同、资源共享及人才培养,瞄准现代先进桥梁设计与制造的难点及薄弱点,进行联合研发、精准研发、超前研发,实现高性能桥梁钢及应用技术升级,推动钢桥绿色高效制造技术快速发展,为实现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转变贡献力量。

  桥梁钢及钢桥绿色高效制造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筹建大会暨揭牌仪式,由南钢副总裁、总工程师楚觉非主持。被推荐为联合创新中心首任主任后,楚觉非表示,感谢大家的信任,南钢将全力做好服务协同工作,对于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秘书组将推进落实,同时做好体系建设和标准建立工作,期待联合创新中心能够为中国桥梁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并产生更多的大师和院士。

  祝瑞荣指出,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就是要让中国桥梁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能够更加高效地协同起来,进一步提升中国桥梁的创新力、竞争力。联合创新中心要致力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对接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并进一步加深对钢桥材料的认识和理解,在制造强国战略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期待联合创新中心加大国际国内的持续对标,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推进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创新;期待联合创新中心推进相互之间的人才培养;期待联合创新中心能够有更强的家国情怀,为中国桥梁做出更大的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 中心主任毛新平

  毛新平指出,中国桥梁已经占到世界桥梁60%以上,这个发展过程中,钢铁行业、桥梁行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钢铁行业有像南钢这样致力于创新研发的企业,钢铁材料的发展是足以能够拉动桥梁业发展的。随着中国桥梁、世界桥梁的发展,桥梁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研发也越来越难,需要像联合创新中心这样的好机制、好模式来推动中国桥梁的发展。中国需要自主创新,需要在创新机制和模式下的强力推进,期待联合创新中心加大基础材料领域技术的探索研究,不断取得更多创新成果,向着国家级创新中心努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    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北楼A座  邮编:100711    电话:010-65227956    传真:010-65131921    Email: office@mcchina.org.cn    京ICP备09066254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