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探索“one mill”,让“皇冠上的明珠”更亮

2021/1/13 8:23

  中国宝武以“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推动专业化整合,形成了一些专业化公司以及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相对于多元板块的专业化公司,钢铁板块的多基地同工序同品种如何协同发展,以极致的专业化追求极致的效率,是当前及今后推动中国宝武提升竞争力、实现规模效应所面临的重要课题。2020年4月29日成立的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以变革创新为基础,探索出不同基地同工序同品种全面专业化协同发展的一条新路。

  前不久,媒体中心记者深入事业部采访,以系列报道的形式探寻其改革、发展之道和成立以来取得的业绩成效。官微即日起发布这组报道,为钢铁主业专业化协同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

  一个钢铁公司多个生产基地下,同类品种和工序如何管理才能释放整体效能?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曾指出,“单个基地、单个厂不是智慧制造的‘one mill’(一个工厂),唯有多个基地、多个厂借助于智慧制造的专业化整合才是‘one mill’。”

  2020年4月底成立的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以硅钢品种的多基地专业化整合为突破,打开了“one mill”理念探索和实践的一扇窗。事业部成立以来,不仅没有造成产销研统一管理及异地管理的冗繁和低效率,反而走出了勠力同心的上扬线: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攀升,盈利能力较成立前均有大幅提高;从接单不足到合同饱满,各条机组满负荷生产;事业部青山工厂一改成本、质量下滑趋势,技术指标已接近事业部硅钢部,无取向产品扭亏为盈……

  硅钢事业部作为钢铁工序专业化整合的“吃螃蟹者”,正演绎着产品整体发展的悦动篇章。

  新登场就自加难度系数

  硅钢是宝钢股份的“王牌”产品。宝武整合后,宝钢股份宝山基地、青山基地及东山基地都有硅钢品种,总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都跃居全球第一。

  数字的叠加容易,但这些基地相对独立,制造水平不一,发展规划各异,企业品种整体竞争力和效益最大化难以显现。尤其是近年来,前有国外钢企虎视眈眈,后有部分国企及民营企业在硅钢制造的迅速崛起,对宝钢股份形成挤压态势。另外,国家环保的日益严苛,下游行业需要节能高效化发展,对原材料性能和使用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基地间散兵游勇似的单打独斗,不利于硅钢品种整体发展。

  不前进,站着也是退步。为进一步提升硅钢产品核心竞争力,宝钢股份借鉴中国宝武专业化整合形式,经过酝酿研究,以管理变革为引领,以产销研实体化、基地一体化为架构,于去年4月29日成立硅钢事业部,推动多基地硅钢同工序同品种管理。钢铁品种的专业化整合,开了中国宝武钢铁主业的先河。

  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在事业部成立会上,要求事业部发挥团队精神,切实提升制造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在新起点上创造新辉煌。

  在探索中起步的事业部,甫一成立就抛出重磅战略发展目标:建设全球硅钢第一品牌,并制定了涵盖“基地发展和制造能力提升蓝图”“市场战略蓝图”“技术领先战略蓝图”等方面三年期统一规划。“事业部的发展需要品牌引领,规划是硅钢发展的路线图,也是凝聚共同意志的旗帜,”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宝军告诉记者,原来各基地以及销售研发部门都有各自为政的规划,目标不同,想法单一,缺乏整体性。为此,事业部将各自的规划推翻,以新的规划科学统筹和引领。”

  规划千钧授,将士一念同。在统一规划引领下,自我加压的主动作为,逐渐成为事业部上下的行事作风。

  事业部青山工厂的取向硅钢产能,在规划期末将由现在的40万吨提高到60万吨。“要知道2019年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产量只有37.5万吨”,事业部硅钢销售部大客户总监陈卓雷表示,这相当于事业部要把取向硅钢国内市占率提高20%,压力和挑战巨大。“但换言之,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事业部成立后,规划和导向更明确,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大力拓市场,为整体竞争力提升做贡献。”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一个目标一个品牌一种声音,硅钢的统一规划是统领产品发展的风向标。如果说规划是“one mill”实践中的精神内核,那么事业部的机制创新就是构成“one mill”的支撑骨架。

  不同于其他碳钢产品,硅钢是软磁功能性材料,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产销研每个流程都需衔接紧密。特别是生产工序就像绣花,只要有一个细微环节“失之毫厘”,最终的产品性能就“谬以千里”。

  集聚硅钢专业资源,是推动产品整体发展的前提。成立伊始,硅钢事业部大胆变革体制机制,将宝钢股份总部层面五大中心(研发中心、运行中心、营销中心、经营中心、采购中心)中所有与硅钢直接相关的功能纳入事业部管理,而五大中心其余的共性资源仍“为我所用”。如果把事业部比作船,那么宝钢股份所有硅钢资源都汇聚在这条船上,支撑起航船稳步前行。

  在此基础上,事业部将原来宝钢股份硅钢虚拟产销研团队,实施实体化运营,由事业部统一管理,使产销研各部门打破了各自边界,凝结成事业部体系内流程化的一支队伍,专业更精干、体系更高效。同时将同品种不同制造基地进行一体化管理。

  事业部副总经理、武钢有限硅钢部部长蔡延擘表示:事业部成立后,产销研在内部上下一盘棋,无界面的对标交流以及对青山工厂支持和协同,迅速盘活了生产资源。“以取向硅钢为例,这两年销量不畅,逐年减产。事业部成立后,还是那些机组还是那些人,产线满负荷了,大家干劲高涨,全年产能有望突破42万吨。”目前,青山工厂取向硅钢、无取向高牌号产品成材率分别比上年提高5个和3个百分点。宝山工厂也取长补短,实现轧机生产速率的大幅攀升。

  与此同时,硅钢产销研事项,在事业部内部就达成共识,促进研发、销售在面向市场和现场时得到效率的极致发挥。几个月来,事业部产销研人员组队频繁走访用户,直接倾听需求、开展技术营销和订单商定。积极主动、高效地面对用户,让用户“眼前一亮”,增强了与事业部合作的信心。

  研发团队贴近现场,发挥技术优势对两个基地特别是事业部青山工厂给予工艺技术指导,梳理硅钢品种结构,从而使产线得到合理分工、资源进一步优化。目前,已确立0.2毫米以下的取向产品由事业部硅钢部制造,青山工厂承担0.23毫米以上的品种生产;按照产线特点,事业部硅钢部部分无取向品种向青山工厂移植,实施最优化生产,进一步提升了对用户的保供能力。

  智慧化助力更上一层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传统的事业部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体制不同,硅钢事业部不设独立的安全、制造、设备、能环、财务、人事等专业管理部门,相关功能借助公司相关体系支撑。属于实体运作、模拟经营,其产生的实际生产经营效益分别归属于各基地,实现了与传统事业部不同的体系机制模式,机构精简,运行高效。但创新性的探索,在宝钢股份的层面下,事业部达到了与各基地的和谐化平衡发展态势。

  事业部的变革成效,令宝钢股份副总经理、武钢有限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吴小弟颇为感慨:“这是对一公司多基地管控模式的成功探索。”他说,硅钢曾是武钢有限盈利的第一大产品,有着40多年的发展经验,对武钢有限生产经营举足轻重。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竞争力下滑、市场萎缩,制造能力与宝山基地差距大。如今通过事业部模式运作,带来了产销、盈利能力、制造能力、产线合理分配等方面的可喜变化,目前,硅钢又回归武钢有限盈利能力最强的品种。

  武钢有限副总经理何宇城也表示:硅钢事业部的探索,总体上平稳有序,打响了第一炮。事业部也有潜力,承担起大国重器的担当,为钢铁行业、社会和国家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几个月来,事业部“轻装上阵”的模式,实现了平台式组织向矩阵式组织转变的突破,释放了硅钢品种经营的活力,增强了硅钢品种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了多基地同品种从大到强、从局部强到整体强,实现从内部竞争走向外部竞争的转变。

  尽管成效初显,但刘宝军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更深的思考,“未来事业部会通过智慧制造推动系统性变革,为更长远发展赋能。”在刘宝军眼里,真正的智慧制造是通过智慧化手段最终实现组织变革。在事业部智慧制造蓝图中,核心是“一个智慧决策中枢 N个智慧工厂”,整个硅钢制造的一贯制技术贯穿始终,形成从市场、研发、制造及用户使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打破了分部门管理的局限性,真正实现组织变革、岗位变革和管理体系变革。

  刘宝军说,目前第四智慧工厂已经投用,建设中的第三和第二、第一智慧工厂将分别在2020年底和2021年投用。届时,生产现场将不会看到操作人员,都集中在智慧决策中枢。透过这个“最强大脑”,哪怕是产品制造波动,都能实现在线确认和处理。他自信地表示,以后无论再有多少生产基地整合进来,这套智慧制造系统随时可实现覆盖和移植。

  未来已来。借助智慧制造的能量,事业部的“one mill”探索也将注入更有力的血脉和基因,而硅钢这个钢铁产品“皇冠上的明珠”,也将绽放夺目光彩。“硅钢的长远发展,我们是真正当作事业来干,而且干得有劲、有意义,”刘宝军的一番话,让记者理解了之所以叫事业部的深厚意蕴……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    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北楼A座  邮编:100711    电话:010-65227956    传真:010-65131921    Email: office@mcchina.org.cn    京ICP备09066254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