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祥:谋创新、强智能、挖低碳、拓国际

2022/3/14 14:28

        近年来,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龙集团)发展提速,董事长张志祥也成为国内民营钢铁企业的领军者,凭借坚定的信念、治企的理念,深刻的观念,他带领建龙集团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值“两会”召开之际,世界金属导报特别采访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志祥董事长,向读者分享其对行业的深度透视并进一步了解建龙集团的发展动向。

        世界金属导报:从2019年开始,建龙集团先是投资了北京华泰永创,与达涅利、赛鼎成立合资公司,后又参与了中钢洛耐院、鞍钢工程院、鞍矿院的混改。现在来看,建龙集团的这些投资布局有什么成果?

        张志祥:我们当时投资这些科技公司是根据集团“打造万人科技队伍(内外部各5000人)、构建科研合作生态圈”的目标做出的决策。目前来看,我们当时的布局还是比较成功的。

        例如,我们和北京华泰永创联合研发的“高效节能换热立式热回收焦炉成套技术”,实现了炼焦工序的洁净高效、节能低碳;达涅利同创和山西建龙合作开发的废钢智能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废钢等级智能识别与自动验判,解决了人工验质存在的主观性强、效率低、准确率等问题,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

        当然,我们和其他伙伴的合作也在有序推进中。目前,我们的科研朋友圈已经越来越完善,这也将为我们后续实现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世界金属导报:今年2月份建龙集团召开了首届科技大会,我可以理解为这是建龙集团由并购模式向科技创新转型的起点吗?请您详细谈一下公司科技创新的理念和规划。

        张志祥:我们目前在国内的钢铁产业布局已经基本成型,下一步的布局重点放在海外,近期主要是围绕马来西亚东钢项目二期建设。

        科技创新工作我们也一直在推进。自2019年以来,围绕工艺技术和产品开发成立了20个研究所,参股了产业链上优秀的几家科技公司,部署了一批有分量的重点课题。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人员的科研素质和公司的创新氛围得到了较大提高。

        今年召开集团首届科技大会,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制定路线、做好规划,加快步伐,向创新转型企业转型。

        我们在科技创新层面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当前“8个专业委员会、9个专业技术研究所、11个工艺品种研究所”的创新组织架构下,系统性地组织重点科研项目的立项、重点课题的攻关、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工作。

        二是加强产学研协同,搭建创新平台。目前集团与一大批国内顶级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如我们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绿色钢铁智能冶金创新中心”;抚顺新钢铁与东北大学共建“建龙集团-东北大学绿色智能化钢铁技术联合创新中心”;龙新矿业和东北大学共建“深地资源绿色智能开采联合实验室”,承德建龙与中南大学邱冠周院士团队共建河北省“院士工作站”等。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21年,集团科研投入达到59.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4%。共有11个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9个项目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的成果评价;建龙北满技术中心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承德建龙和建龙川锅都在智能制造领域获得国家工信部认可。

        四是建立包容鼓励的激励机制。我们在科技大会上刚刚发布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对实现创新性突破的科技项目、表现突出的在职员工,以及在协同创新工作中的协作单位和个人,都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其中,最高等级“建龙科学技术特等奖”的奖金额度高达500万。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先进、形成示范,营造“万众创新”的氛围。

        五是部署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攻关项目。我们坚持以“降本增效、精品工程、客户需求”为科技创新的来源,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矿产开发、工艺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部署重点科研项目。例如:黑龙江建龙的气基竖炉项目、赛思普全氢熔融还原项目、山西建龙的“石灰窑尾气CO2捕集-转炉喷吹技术研发”项目等,都是建龙在行业前沿技术的探索。

        我们创新的目标是: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推进一批重点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培育3个省级、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的合作,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圈。用三年的时间,将建龙集团打造成科技创新能力跻身行业前列的创新型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世界金属导报:从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政策环境、国际贸易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行业自身也从各维度加快了高质量发展的脚步。那么您对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又大到强的历史性转折有哪些思考和建议呢?

        张志祥:其实我认为我国的钢铁工业已经变得很强大了。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已经建成世界领先的生产工艺装备,生产消费规模保持在10亿吨级。在“走出去”的项目中,绝大部分也都获得了成功,我们已经具备成建制的、系统的从设计装备到生产工艺和产品制造全流程的建设能力。这从河钢塞尔维亚项目、我们建龙的马来西亚东钢等项目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再如,聚焦当前全球性的热点——低碳发展议题,我们对低碳冶金前沿技术(如氢冶金)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这在全球也是引领性的。

        当然,我们在某些局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突破。例如,钢铁企业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大力提升。现在,塔塔钢铁、浦项制铁等国外钢铁企业被评为“灯塔工厂”,我们国内其他行业也有很多制造企业(如海尔、美的等)获评灯塔工厂,而国内钢铁行业仅有1家。我们还需要花很大力气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上。

        在低碳发展方面,也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关于氢冶金的研究,现在还仅仅是开了个头,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再如,加强钢厂余热、固废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又如,钢铁产业和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建设产业集群,即所谓的延链补链强链,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方面,我们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依托科技创新。我们钢铁行业需要真正走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    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北楼A座  邮编:100711    电话:010-65227956    传真:010-65131921    Email: office@mcchina.org.cn    京ICP备09066254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