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代表委员表示要巩固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补短板锻长板关键时刻“不掉链”
初春3月,在吉林省松原市10万千瓦风电项目施工现场,徐工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缓缓吊起高126米、重127吨的风机,仅用21分钟就完成了机舱的吊装。
今年两会上,来自制造业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带来了好消息:300吨以下全地面起重机整机国产化率已达100%,千吨级达到90%,我国已完全具备千吨级起重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33.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不过也要看到,我国工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供给面临的结构性约束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待提升,部分基础原材料、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等“卡脖子”问题仍存,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堵点仍然较多。
聚焦堵点难点,计划报告提出多项举措,包括“实施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工程”“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苗圩表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尽快补齐短板,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企业是增强产业链韧性的主体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打造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主导产业链,更需要培育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撑产业链关键节点。
迈向中高端促传统产业升链增动能
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当前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今年初,铜陵有色集团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全面投产。“项目的建成延伸了铜箔产业链,成为发展中的新增长点。”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士启说。
“谋求转型是传统企业的必答题。”丁士启代表表示,要从价值链层面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先进制造业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向设计研发、定制化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等上下游市场拓展,促进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冷伟青说,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上海电气正持续优化和发展传统能源装备、新能源装备,开展多场景的智能制造实践。下一步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正在加强顶层谋划,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指导意见。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计划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云用数赋智”水平不断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说:“面对数字化发展机遇,一些关键的技术创新往往出现在中小企业。要鼓励它们从数字化转型到企业转型,再到产业升级,勇当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主体。”
抢抓机遇新兴产业建链制胜新赛道
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过去五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说,应该看到我国具有创新和发展的换道超车优势。在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经济领域,我国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人力资源多、国内市场大、产业配套全。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生物经济、北斗产业、氢能产业”“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计划报告提出下一步发展方向。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是一个首尾相连的闭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蓝庆华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说,重庆加快构建覆盖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检验检测等全流程、全要素产业生态,加强企业创新供给,促进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黄群慧委员说,要将科技自立自强与构建自主开放的产业链一体化谋划布局,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同时探索有利于前沿技术孵化、多元化资金投入、早期市场培育的体制机制,加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积极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
(信息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