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干勇:发展新时代来临,钢铁业须解决两大问题

2023/10/30 14:34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社
 
        “‘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追求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质量增长方面进一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0月25日,在第十四届中国钢铁年会全体大会上,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从“新质生产力”说起,对钢铁行业如何推进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这一新概念?干勇在会上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干勇表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新”,指的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质”,指的是质量、物质、本质、品质、特质。

        他认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的跃迁,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在发展目标上,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依靠科技创新开拓新领域、发展新产业、进入新赛道、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在发展模式上,从旧的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外延式增长路径,转变为新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发展质量,追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增长路径。
“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产业引擎,无一不是来源于科技创新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干勇分析道,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构成其的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也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升级。从技术要素来看,技术供给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建立在数据和算力基座上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未来产业发展深度赋能,并成为影响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人力要素来看,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新质生产力”也意味着发展趋势会有一些突出表现,包括减量化,节能降碳,科学合理发展短流程,固废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非高炉炼铁,氢冶金,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对质量品牌的重视。干勇认为,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模式会发生转变,减量化、脱碳化、绿色化、数字化等会给钢铁工业带来质的变化,中国钢铁引领世界钢铁技术发展的格局为期不远。

        行业面临两大问题,如何破题?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一种关键的转变,标志着科技、创新、高质量生产的崭新时代的来临。在干勇看来,我国钢铁行业要想在这个崭新时代继续傲立世界产业之林,有两大问题必须解决——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二是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亟须突破资源约束。

        针对这两大问题,干勇给出了应对建议。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条可行的路径是以数字化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化平台化推动全产业链创效能力。干勇表示,从“纵向更深、横向更宽”和全球化的视角,围绕钢铁工序链、供应链、资源链,构建若干个专业化、市场化的联合经营平台,以大数据为基础、工业互联网为支撑,打造若干智能化联合生产经营平台,进而成为一个由若干个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市场化平台构成的产业生态圈。第一种形式是以资产为纽带,例如宝武航母级平台,鞍本为首的区域平台,以及河钢、首钢为主体的华北联合平台。第二种是数字化智能联合经营平台,例如沙钢、中天等长江流域大型民营钢铁企业数字化联合经营平台,还有唐山市若干民营钢铁企业、德龙、建龙等可再组织2~3个环渤海平台,还包括长乐系和青山钢铁平台,每个平台5000万吨至1亿吨。产业结构调整以形成8~9个钢铁平台联合体为目标,实现产能的合理利用率,改善市场变化的无序竞争状态和提高国际资源话语权,优化产业结构,形成钢铁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在突破资源约束方面,落实中俄联合声明精神,加快建立中俄钢铁工业合作与协调机制,开展中俄钢铁工业合作布局,有序引导我国企业对俄投资,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进中俄务实合作的重要举措,可有效缓解我国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还可为振兴东北经济提供历史性机遇。

        根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数据,截至2021年,俄罗斯铁矿资源储量786亿吨,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巴西。俄罗斯还有大量未探明资源储量的铁矿区域,预计资源总储量超过1000亿吨。同时,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俄合作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更大的技术合作空间。据估算,若我国每年从俄罗斯获得直接还原铁5000万吨至1亿吨,不但能减少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非正常涨价成本2500~3000亿元/年,而且可带动我国东北地区短流程冶金增加产值约5000亿元/年。此外,原材料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两国进一步开展易焊舰船钢、低温舰船钢等高端钢铁产品的技术合作。干勇表示,在西部库尔斯克地区,依托俄现有钢铁生产线,建设中俄钢铁产能合作基地;在中部乌拉尔地区,依托俄铁矿资源,建设中资铁矿权益基地;在东部外贝加尔边疆区,建立与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相配套的中俄冶金工业园。通过开展以上合作,力争5年内,我国从俄获得直接还原铁4200万吨/年或铁精矿700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5800万吨/年;10年内,从俄获得直接还原铁6000万吨/年或铁精矿1亿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8200万吨/年。

        (信息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    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北楼A座  邮编:100711    电话:010-65227956    传真:010-65131921    Email: office@mcchina.org.cn    京ICP备09066254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