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推广钢结构建筑 助力钢铁业稳增长

2023/11/28 13:49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社 
 
        国家七部门日前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明确将“加强钢结构应用推广”作为钢铁行业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相吻合,对于钢铁、钢结构和建筑行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打破行业技术壁垒 上下游共推钢结构建筑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钢产量占世界的54%左右,而建筑用钢占我国钢产量的56%左右,特别是在“双碳”背景下,推广钢结构建筑尤为必要。大力发展钢结构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钢铁行业优化建筑用钢消费结构、储备钢铁战略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钢结构产业架起了钢铁业和建筑业的桥梁。

        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十四五”规划纲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均明确指出要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推进钢结构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此,2022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5家全国性协会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钢结构建筑工业制造工作委员会(下称全国钢建委),将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共同促进钢铁—钢结构—建筑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合作,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圈,推进全产业链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钢结构用钢生产、加工制作、绿色建材配套和房地产需求端应用的一体化推进。全国钢建委的建设工作得到了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认可和支持,以及各行业相关单位的高度关注。

        借助全国钢建委平台,各产业可以共同促进钢铁—钢结构—建筑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单位协同合作,使上下游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加强企业间互动,打破行业技术壁垒,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全产业链低碳绿色高质量健康发展。同时,产业链企业可以进一步聚焦钢结构建筑推广的难点、痛点,凝聚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力量,针对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培育和形成标准化、通用化、产业化的发展环境,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贯彻科学用钢、合理用钢、经济用钢的理念,推动钢结构建筑的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节能减排。

        以标准体系整合、优化为切入点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

        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链融合发展,笔者认为要以标准体系整合及优化为切入点。

        一是钢结构建筑领域亟待统一标准。目前,推动钢结构建筑最大的问题是标准不统一,不仅体现在钢铁材料与建筑用钢的标准不统一,也体现在钢结构建筑标准的不统一。钢结构住宅领域及结构设计—钢铁材料—构件加工—建设施工全产业链对应的标准体系太多、太复杂且不统一,钢结构建筑及钢铁标准体系要进一步统筹融合。

        产业链企业要推进钢结构设计规范及一批钢结构建筑专用钢铁产品标准相互融合,建立完善的跨产业钢结构标准体系;促使钢铁及下游产业链标准规范统一,实现高性能、高效能钢材和钢结构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有效降低成本,强化高端钢铁产品及高效型材推广应用,同时解决钢结构经济性、通用性问题。如果产业合作通道被打通,就会进一步优化成本体系,建造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二是加强高性能、高效能钢材推广应用。随着钢结构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钢企要适应“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理念,逐步改进制造思路,扩大经营范围,创新营销模式,并通过强化供给标准引领,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升级。《方案》明确提出,“加强热轧H型钢、钢板桩推广应用,推进耐候钢、耐火钢示范应用”。产业链企业要借助热轧H型钢、高强钢、耐蚀钢、抗震钢、耐火钢等高性能、高效能钢材和钢结构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打通钢铁及下游产业链边界,促使产业链标准、规范统一,为建筑业提供成本更低、性能更高的钢铁材料,实现钢铁产业与建筑产业的深入衔接。

        虽然钢铁产业和钢结构产业看起来都是很成熟的产业,但钢铁材料自身所具有的优异性能在建筑领域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我国Q235和Q345钢材占比仍然在80%以上,多年来改观并不明显,高强钢和高性能钢材应用进展缓慢。同时,钢材产品消费仍以板材为主,占比持续超过60%,热轧型钢应用占比偏低,仅为15%~20%。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高性能、高效能钢材推广应用。

        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包含材料升级,即用性能更优的材料替代原有材料,同时获得成本收益和绿色收益,从而带动全产业链更绿色、更高效。从材料角度看,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高强、高耐蚀、高功效”。目前,钢企也在致力于高端产品研发,各类新产品不断涌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产品将在钢结构建筑领域里大放光彩。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

        推动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积极培育贯通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或联合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还没有贯通从钢铁制造、钢结构设计加工到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或联合体出现,无法形成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成为制约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的瓶颈。

        第二,智能制造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工业化将带动行业迎来质的飞跃。同时,引进自动化智能装备和高精度加工制造装备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品质、缩短工期,充分体现经济性。建筑企业将向“钢构智造”方向发展。

        第三,适合钢结构建筑的高性能、高效能钢材将发挥重要作用。钢铁行业、钢结构行业与建筑行业深度融合的局面即将出现,钢铁行业向下游延伸,同时适合钢结构建筑的高性能钢材(包括高强、耐腐蚀螺栓)、高效型材产品将得到充分应用,进一步扩大利润空间。

        第四,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趋势将促进钢结构建筑企业转型。随着钢结构建筑产业加速发展,建筑企业将向着工程总承包方向转型,传统承包方式将改变,行业总承包方式和能力将大幅提升,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工期将进一步缩短。

        第五,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复合型专业人才。钢结构建筑的材料、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环节需要大量系统集成和复合型技术人才。目前,这类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

        虽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较多,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钢铁企业、钢结构企业和建筑企业始终坚持不懈地在钢结构领域耕耘,在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例如,中国宝武马钢、包钢、山钢莱钢分公司、津西钢铁等企业致力于研发适合钢结构建筑的H型钢;杭萧钢构不断改进钢结构住宅技术,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专利技术;北京建谊集团依托智能制造,开发了高强、耐候、抗震、耐低温热轧H型钢梁柱技术;等等。

        随着钢结构上下游产业合作和融合不断深化,钢铁和建筑产业将实现深度对接,进一步促进钢铁—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的升级与变革。笔者相信,通过技术改进、优化结构、材料提升、流程再造,钢铁行业必将全力支撑起钢结构建筑产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    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北楼A座  邮编:100711    电话:010-65227956    传真:010-65131921    Email: office@mcchina.org.cn    京ICP备09066254号-18